【老校友专访第一期】于玉林:笔耕不辍,传道授业,用年华书写对学术的追求


更新时间:2016/10/10 阅读次数:1279

0.jpg

于玉林,湖北省建始县人。天津财经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原天津现代无形资产研究所所长,原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会长,《现代会计》原主编,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。1960年以来一直从教,从事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以及审计的研究。已出版的主编、参编、编著各种会计书籍100多种,包括学术专著、教材、工具书和参考书等。已发表论文400余篇,并获得多项奖励。


2016年9月22日,天财园已经有了初秋的气息。午后和煦的阳光洒下,树荫中暖意斑驳,我们敲开了于先生家的门。于先生热情的欢迎我们进屋。一走进于先生的书房,我们便被满屋的书籍所震撼。在一言一语的聊天中,我们渐渐对这位在天财工作了46年的老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
响应国家号召,考入南开大学深造

青年时期的于先生酷爱会计,最初在湖北一家企业做会计工作,后来国家发出“向科学进军”的号召,鼓励在职干部报考大学进行深造。经过努力的学习加之日常工作实践的积累,于先生于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进行学习。由于已经对实际的会计问题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,于先生在学习中不仅有了更完整的学术理论,同时也提升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。1958年,天财建校初始,于先生便跟随南开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到天财,在这里,一留就是58年。

从青年才俊到资深博导,为天财执教46年

毕业后的于先生选择了留校教书,先后教授会计、统计等相关学科的课程。由于条件有限,于先生经常自编教材。为了让教材更贴近实际,于先生经常走访企业进行调研,足迹遍布全国,编写出多本实用性非常强的教材。而对每一位教过的学生,于先生更是亲笔记录他们的性格特点及学习成绩,积累成册,完整的保存在于先生家中。七十年代初,为适应时代发展,培养更多会计人才,天财举办会计人才培训班,吸引了大量人员参加,一度在全国都很有名气,于先生便是培训班的骨干力量。谈起执教的46年,于先生十分感慨,从普通教师到资深博导,教学中他始终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,并鼓励学生们广泛涉猎各学科,扩大知识面,倡导会计实验,反对照搬西方理论。虽然很多学生现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,但当时他们在天财学习的模样却依然像昨天才发生的故事。

潜心研究,笔耕不辍

于先生主攻会计学科研究,目前已出版学术论文400多篇,专著100多本,其中四分之一是退休后完成的。同时,于先生还坚持自学英、俄、日三门外语,为研读国外学术著作打下基础。在特殊时期,身边的同学们都已放下学习,于先生却依然潜心研究,并且练就了一手好书法。于先生说,正是由于经历了特殊时期的磨炼,他才更明白会计人才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。这也是他勇攀学术高峰的不竭动力。

珍惜时光,用心去读书

采访接近尾声,我们提出希望于先生能为广大天财在校学子提一些希冀。于先生笑了,他说,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光阴,用心去读书,在读书中思考,在思考中学习,同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。对于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也可广泛涉猎,无论对学习还是生活都大有裨益。

采访结束,校友总会副会长、原我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朱利来为于先生送上来自校友办的问候。

155.jpg



小编有感

于先生今年已83岁高龄,却丝毫没有耄耋老矣之感,反而精神矍铄,与我们畅聊了近两个小时。想必这是毕生畅游学海的人才特有的精气神。学无止境,学以致用,这就是天财人的精神!
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祝愿于先生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身体健康,家庭幸福!


1333.jpg